魏孟鈞中醫師|診間裡外|中醫內科: 中醫師用親身經歷告訴你感冒更該看中醫 WFU

2024年7月21日 星期日

中醫師用親身經歷告訴你感冒更該看中醫





何謂免疫負債


從2020年COVID-19全面侵襲世界至今,已經有長達三年以上籠罩在疫情的陰影底下,大家也已經習慣戴口罩的日常生活。在強制戴口罩的這段時間,因為口罩提供了非常完善的基本防禦功能,讓大家在這段時間不僅減少接觸COVID-19病毒的威脅,也同時降低流行性感冒、季節性感冒或其他透過飛沫傳染的疾病傳播的機率。

然而隨著COVID-19疫情自2023年初陸續趨緩,各國的口罩令逐漸開放,各種藉由呼吸道傳播的病毒們似乎開始蠢蠢欲動,而人們也因為這三年防疫規範,已經很久沒有接觸到這些病原,對這些病原抵抗力也比過去要差,很多免疫學領域的專家把這種現象稱之為免疫負債,這種免疫負債在小朋友年長者免疫力低下的族群特別常遇到,當遭遇這些傳染性疾病時也特別容易演變成重症。


免疫系統-身體裡的十萬大軍


免疫系統是人體用來抵禦外來病原體的防禦工事,就像是人體的軍隊和城牆一樣,確保人體不會遭受這些外來病毒、細菌侵襲而生病。然而免疫系統的健全,有賴於充足的營養和休息,才能產生足夠且健康的免疫細胞及抗體,在外來病原體侵入時才能當一個稱職且驍勇善戰的戰士,打完仗之後也才能快速恢復好能迎戰下一次的入侵。

此外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文獻證實,腸胃道裡有很多共生菌叢與人體的免疫系統息息相關,消化道內的益生菌(好菌)越多,壞菌就越少。這些好菌可以製造對免疫系統有幫助的物質,同時也會佔據消化道中的生態棲地,讓病菌比較難在體內生存繁殖。


免疫低下的常見原因





銀髮族長輩們因為身體慢慢在衰退,消化功能比較差,營養的吸收會比年輕人差,也就比較不容易產生充足的抗體,生病後也比較難修復。常常攝取不健康的食物,或是營養攝取不充足,也會讓免疫細胞增生的效率比較差、產生抗體速度比較慢,另一方面腸道也比較少好菌,會讓免疫系統功能比較低下。有些人先天免疫系統功能就有缺陷,或是後天受到病毒感染,使免疫系統功能癱瘓掉,也會比較容易遭受感染。

癌症患者在接受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的時候,因為部分化療藥物具有抑制骨髓造血幹細胞增生的副作用,白血球會比較低,因此在接受化/放療期間,患者的免疫功能比較低下,很容易因為小小的感染便會引發敗血症。

除了營養以外,充足的休息、規律的日常生活,對於免疫系統的正常發揮也是非常重要的。充足的休息才能讓身體有足夠時間可以修復受損的組織、器官,如果長期處於過勞、精神緊繃、常常熬夜、三餐不定時定量,或是常暴飲暴食,吃進很多有害健康的食物,比如高糖、高油、高鹽的食物、精緻化食物等。

一方面這些食物含有非常多的自由基,會造成身體內組織的氧化傷害,另一方面這些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也會造成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的情形,免疫系統光是處理這些慢性發炎的情形,要處理掉這些因為慢性發炎損傷的細胞就已經應接不暇了,哪有足夠的資源去對抗外來的病原侵襲呢?

當你發現你越來越容易疲倦,常常感冒,容易拉肚子或脹氣,容易發炎,小至容易嘴破、皮膚癢、長疹子,大則容易低燒,感冒容易引發肺炎、支氣管炎傷口不易癒合,容易發生蜂窩組織炎等情形,這些正代表你已經免疫功能低下的警訊。




中醫師用親身經歷告訴你


前面提過,壓力、過勞、不規律的生活習慣都會讓免疫低下,我自己就有親身經歷,在中國醫藥大學念書的時候,我好不容易靠中藥,把自己照顧到半年到一年才會生病,然而自從升R3以來,幾乎一個月重感冒一次,其中有兩次甚至到支氣管炎,連續高燒幾天而須請假休息。

這兩次感冒症狀因為太不舒服,呼吸費力還會喘,高燒難退,迫使我不得不看西醫、服西藥,結果拖了快一個月都還在咳嗽,也因為服用抗生素,吃什麼拉什麼,沒什麼食慾,感冒後體力也下降很多;原本慢跑可以跑個3km,橢圓機可以用6級阻力踩半小時不覺得喘或累的,感冒後阻力都得下調到3級才踩得動,慢跑跑個5分鐘就不行了。唯一的好處大概就是,因為這兩次的感冒,我體重兩週就掉了3公斤,而且沒胖回來吧(苦笑)。

因為發現用西藥處理,身體恢復很慢,而且體力會很明顯下降,在六月這次感冒(對,我六月又感冒了,所以拖很久才能更新),我決定堅持用中藥來處理,用自己來實驗一下中醫、西醫到底誰比較會處理感冒?(夠有實驗精神了吧!?)

結果發現,六月這次純用中藥處置的感冒,為期只有一週,所有症狀就都沒了,就開始可以正常的日常生活,而且剛痊癒就去運動也可以輕鬆用原本的6級阻力踩橢圓機,重訓時教練還覺得我狀況比之前好很多,可以恢復常規慢跑里數也不會太累。唯一的缺點就是,體重又回來了(還是苦笑)。


感冒中西醫觀點大不同


中醫和西醫在疾病治療上一直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主要是基於中醫和西醫看待疾病與人體的觀點很不一樣所造就,但並不代表孰優孰劣,而是應該互相揚長補短,提供大眾多元的治療方案讓大眾依照自身的需求做選擇。

過去大家所能接觸到的醫學知識都是基於「生物學」、「化學」為理論基礎發展而來,用微觀的觀點看待疾病,因此會採用各種分子醫學、精準醫療的方式去面對各種不同的疾病,包括傳染性疾病也是一樣,主流醫學傾向去找出這個致病原,詳加研究它的特徵以找出可以突破它的方式;對於相應的症狀,也會找出導致這些症狀的原因、分子機轉。

中醫切入的觀點和主流醫學並不一樣,而是古人基於對自然界和整體的觀察,結合先民們生活經驗的累積,逐漸建構成的醫學理論架構。這個理論不只奠基於生物、化學,還包括物理、地球科學、曆法、地理等領域,是非常複雜的理論系統。(寫到這裡,真心覺得古代人會不會是外星人來著,怎麼這麼聰明,可以融合這麼多知識XD)

中醫會將所觀察到的現象做歸納與演繹,以感冒為例,不論是流行性感冒、腺病毒、舊的冠狀病毒、新冠肺炎,或是其他新興傳染病,對於中醫來說都歸納為「外感」,如果是傳播力比較迅猛、致死率比較高的,就稱為「時疫」。同樣面對「外感」、「時疫」,每個人因為脆弱的系統不一樣,可能有不一樣的症狀,這也是中醫亙古巨著《內經》所說的「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在過去克流感還沒有研發出來的時候,西醫在對付流感這種病毒性疾病通常只能採用支持性療法,除了囑咐患者多喝水、多休息以外,有鼻塞、流鼻水就給抗組織胺;有發燒、肌肉痠痛就給普拿疼、NSAIDs(非固醇類消炎止痛劑),其他只能等患者身體漸漸恢復,至於感冒後久咳不癒大多給Codein、支氣管擴張劑、Actein,有些人反應可能還不錯,但也有些人跟我一樣也是咳很久,怎麼吃這些西藥都沒有明顯改善。

中醫面對這種傳染性的疾病,就像是古代軍隊打仗一樣,每位將軍會有自己的戰略,武力比較強盛的可以直接衝鋒陷陣(清熱瀉火解毒),殺敵無數;武力比較弱的可能要先補充糧草(扶正),有足夠的醫藥,或是藉由地勢的優勢(因勢利導),或像戰國時代一樣採用外交手段,聯合其他軍隊攻打共同敵人,又或是透過派出情報人員刺探敵情,又或找出內奸減少損失(化瘀、化痰),又或服降敵將。

運用不同治療方式可能產生不同反應,但最終都是以治癒疾病為其目的。因為每位醫師開立處方的臨床思維不一樣,有溫病學派、傷寒學派、實證醫學派等等,造就不同風格的治療方案,但每個治療方案都是針對病患情況量身打造的,可以說每一張處方開立過程都是精彩的臨床思辨與藝術。


中醫分期治感冒





不論感冒或是傳染力比較強的流感、新冠肺炎,從中醫觀點,整個自然病程大約都可以分成三個階段,也就產生不同階段的治療方向:

1. 初期:潛伏期

此階段病毒剛入侵,開始複製,這時候中醫可以趁病毒還沒大量複製的時候,把病原擋住,阻止病程往下進展。這時候常常會使用解表藥物,以我所跟隨的經方派來說,主要是一些桂枝湯、麻黃湯等的加減方,目的是抗邪外出

2. 中期:病毒複製期

如果前一階段沒擋住,此階段病毒開始大量複製。以人體免疫系統的運作來說,免疫細胞作用,開始產生抗體大約在第七天達到高峰,這一個階段也同時是屬於邪正相爭的階段。正氣是指人體正常應有的生理功能,包括免疫系統抵禦外來病原的能力(衛氣),也就是免疫系統的正常作用;邪氣指的就是入侵且正在大量複製的病原體。

這個階段由於免疫系統的作用,會有高熱的情形,除了可能會用桂枝、麻黃等方劑繼續抗邪以外,中醫師可能會使用清熱效果比較強的藥物,例如石膏。

3. 後期:復原期

一般來說,普通感冒的自然病程,大約在七天會結束,但是因為免疫系統剛打完一仗,可能旁邊硝煙四起,戰火還沒全滅,可能會有餘熱未盡的情形,這時候我們正氣可能也不是很夠,但敵軍已經退出了,我們要進行善後、修復的工作,受傷的士兵(受損的組織)要休養,這時候可能會有氣陰兩虛的情形,如果這個階段餘熱還有點旺盛,可以使用竹葉石膏湯,清氣分餘熱;如果主要剩一些後遺症,比如最常見的久咳不癒,則要視患者的體質決定主方。

中醫治療感冒,是讓病毒、細菌自己離開;西醫治療感冒,是把病毒殺死、讓病毒不能複製。兩種做法,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只有適合與否。


感冒用西藥,適合嗎?


其實生病了就應該多休息,身體才能比較快復原,但是現今社會生活步調快,而且工作壓力也比較大,很多上班族不敢請病假,常常會需要抱病上班,如果這時候症狀還很嚴重,頭昏昏沉沉的大概也很難工作;或是學生即將面臨大考,可能也不敢請假休息。

身為中醫師,以我的觀點,如果隔天非上班、上課不可,或是最近有非常重要的專案、考試,或是症狀真的很不舒服而影響休息的品質,少量使用一些西藥改善局部症狀是可以接受的。不過這些症狀用藥,都不應該長期使用,尤其是退燒藥

為什麼不應該隨便使用退燒藥呢?免疫系統的活化是需要一定的溫度才能達成的,稍微高的體溫同時也有助於減緩病毒的複製,如果任意使用退燒藥,免疫系統就無法正常作用,消滅病原菌,病程可能會拉比較長,身體恢復的速度也會比較慢;如果長期使用這些會影響免疫系統的藥物,也會發現越用越容易感冒、越容易生病、生病也越難痊癒

怎樣才是正確使用退燒藥呢?當患者高燒超過39度,或是未滿39度但很沒精神、食慾很差的時候,可以依照西醫師醫囑使用退燒藥。

因此感冒的時候,如果真的很不舒服,可以服用一些西藥緩解症狀,讓患者可以好好休息;另外也建議可以服用合格中醫師開立的中藥幫助抗邪外出,以及感冒後期的復原。如果免疫低下、有慢性病或是其他符合公費抗病毒藥使用資格的人,可以經醫師評估後服用抗病毒藥一個療程(抗病毒藥或抗生素需服完療程,病好了也不要亂丟,應該要交給藥局回收,以免產生抗藥性)。小朋友的感冒更建議以中藥為主。


關注我了解更多中醫科普知識
點我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