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患者控針灸害氣胸!其他中醫師:氣胸多半針灸當日發生)
沒聽過針灸?中醫師解釋給你聽
針灸是中醫極具特色且歷史悠久的療法,「針」與「灸」是兩種不同的治療方式。這些治療不僅需要精湛的技術,更需要豐富的臨床經驗與醫學知識支撐。針灸治療必須由領有中醫師執照、接受過嚴格醫學訓練的中醫師執行,才能確保安全與療效。
什麼是「針刺療法」?
針刺治療是一種使用經過消毒且一次性的不銹鋼細針,刺入人體穴位,推動經絡氣血運行的治療方式,是侵入性醫療處置,需要由對解剖結構瞭若指掌,並且經過嚴謹且扎實的臨床訓練,具備豐富的中西醫專業知識的中醫師施行,才能安全、有效的治療病症。施針時,針的深淺、角度與選穴配穴,需根據患者病情與體質量身訂製,這正是訓練有素的中醫師才能做到的精準判斷。
什麼是「灸療」?
灸療是一種利用艾葉製成的艾絨、艾條等點燃後溫灸穴位,通過溫熱能量疏通經絡,溫通散寒的治療方式。需要醫師評估適用的穴位與病情,避免燙傷皮膚或過度使用造成反效果。
不管是針或灸,都屬於中醫師的專業醫療行為,而非民俗療法,千萬不要因為方便或聽信不法廣告,在非法執行針灸治療的場所接受針灸治療,因為這些場所的從業人員通常缺乏醫學背景與合法執照,如遇到嚴重的突發狀況也無法處理。
只有經過嚴格訓練的中醫師,才能根據每位患者的病情與體質,制定安全且有效的針灸計劃,並在治療過程中及時應對可能的風險。因此,若您有意接受針灸治療,請務必選擇合法、合格的中醫診所或醫療院所進行。
哪些問題用針灸治療最有幫助?
針灸治療的臨床應用範圍非常廣泛,許多病症在針灸治療後都能達到顯著的緩解,尤其以下的病症,在接受針灸治療後最為有感:
- 神經系統-包括中樞神經、周邊神經及自主神經相關疾病,例如腦中風後遺症、顱腦損傷、坐骨神經痛、顏面神經麻痺、三叉神經痛、視力模糊、耳鳴耳聾、末梢麻木等。
- 肌肉骨骼系統-包括肩頸痠痛、腰背痠痛、運動傷害、扭挫傷、媽媽手、網球肘等軟組織發炎損傷,或是退化性關節炎,針灸後都可以獲得改善。
- 部分內科疾病-部分腸胃道、呼吸系統、泌尿系統的生理功能障礙,例如腹脹、腹瀉、功能性消化不良、便秘、呼吸不利、排尿障礙,以及已排除生命危險的胸悶心悸症狀,最好可以針灸與中藥治療合併使用,達到最好的療效。
目前針灸治療腦中風後遺症已有多項實證醫學研究成果發表。一般而言,中風後的六個月內是功能恢復的黃金期,若能在此期間接受針灸、中藥及復健訓練,對患者的認知、行為、肌肉控制及語言功能等有顯著幫助。以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的研究為例,研究顯示腦中風患者若在早期接受針灸合併中藥治療,搭配確實的復健計劃,不僅能顯著改善日常生活功能,還能縮短康復時間,即使過了黃金期,只要持續治療,仍有進步的可能性。(參考資料:Front. Neurosci., 16 March 2022)
針灸的作用並非立即見效,而是通過改善氣血循環與經絡系統功能逐步達到緩解症狀的效果,因此需要足夠耐心與醫師的持續評估與調整。
針灸療法通過改善氣血循環與經絡功能,逐步達到緩解症狀的效果,但這是一個需要耐心與醫師持續評估調整的過程。在下集,我們將深入探討針灸可能的風險、併發症及正確的衛教須知,幫助您全面了解針灸。